一、意義:
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動預定的理想或依據,也即是教育活動所要達成預期的成就或所要獲取的預定效果。
二、我國教育目的的演變
1.傳統教育時期的教育目的:
a.明人倫 → 三代
b.修己善群→ 孔子
c.涵養心性→ 孟子
d.重窮理 → 宋明
2.新式教育時期的教育目的:
a.清末的教育宗旨
光緒三十二年三月學部:「忠君、尊孔、尚公、尚武、尚實」
b.民元的教育宗旨
教育總長蔡元培;「注重道德教育、以實利教育、軍國民教育輔之、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。」
c.民四的教育宗旨
袁世凱頒布「教育綱要」公佈教育宗旨為「愛國、尚武、崇實、法孔孟、重自治、戒貪爭、戒譟進。」
d.民十八的教育宗旨
「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」:「中華民國至交預,根據三民主義,以充實人民生活,扶植社會生存,發展國民生計,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;務其民族獨立,民權普通,民生發展,以促進世界大同」
e.憲法的教育條文
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:「教育文化,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、自治精神、國民道德、健全體格、科學及生活知能。」
三、西洋教育目的的發展
1.希臘時期的教育目的:文雅
a.蘇格拉底
(1)知識即道德
(2)知識是一種發現,而不是發明
(3)詰問法
(4)產婆式教學法
b.柏拉圖
(1)《理想國》 ※《理想國》與羅馬學者坤體良的《辯學通論》、十八世紀盧梭的《愛彌兒》合稱教育三大經典
(2)《洞穴的預言》(如同海市蜃樓)中,認為知是來自於心靈的啟迪,而非感覺印象。
(3)倡男女教育機會均等
c.亞里斯多德
(1)重視文雅教育←→輕忽實用課程(職業教育)
(2)「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」
(3)道德實踐學派的代表人物
(4)提倡演繹法
2.羅馬時期的教育目的:實用
a.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能言善辯、富於政治洲律知識的實際人物、這和希臘教育重視文化陶冶者大不相同。
b.西塞祿:(羅馬的孔子)雄辯家的教育
(1)重文法不重文學、重形式不重內容,稱為「西塞錄主義」
c.坤體良:(羅馬的孔子)雄辯家的教育
(1)重文法不重文學、重形式不重內容,稱為「西塞錄主義」
留言列表